章12里正吃灰-《唐朝好里正》
第(3/3)页
高壮这个胖墩浑身是肥膘,一靠近灶台,顿时汗如雨下,却毫无怨言。
为了吃流汗算什么,流血都不怕。
待高兴舀来里黍米磨成的面粉,高壮已经热成了狗,吐舌不已,袖子频繁抹着脸上的汗液。
“里正爷,这灰不溜丢的水已经煮沸,还要煮到甚时候?”高壮快受不了了。
“约一柱香。”高兴头也没抬,将面粉围着老面均匀铺了一圈。
“……”高壮死的心都有了,但是为了有饼吃,他忍了。
一炷香之后,高兴让高壮把煮沸的灰水倒入海碗里,高壮盯着海碗,吞了一口口水,忍不住问道:“这是何汤?”
“汤?”高兴仿佛触电一般,瞪着高壮,本想解释,却又觉得跟一古代小胖墩解释碱水,那不是自己找抽么?
单用老面发面,做出来的馒头、画卷、面条什么的都有一股老面发酵后的酸味。
放入小苏打就可以中和老面发酵后的酸味,小苏打就是碱,草木灰水中也有碱,碱中和酸这是初中学过化学的学生都知道。
其实搞食用碱很多方法,比如石灰石,产量高,容易取材,奈何高兴手头没有石灰石,更没有提炼工具。
上一世,他母亲的广东人,每年端午前夕,就在家中取草木灰水做灰水粽,草木灰水就是碱水,这个方法还是咱东汉末年的老祖宗发明的。
老祖宗用碱水做粽子,里正爷用碱水做饼,触类旁通,省了制作食用碱的麻烦。
当然,碱的用途还很多,但高兴还没急于改善自己的生活。
高兴懒得例会高壮,灰水已经凉了下来,他倒了一些碱水到面粉里,和老面团一起和面。
很快,面已经和好,将面团放在盆里,用湿布盖住,剩下的就是在老面的作用下发酵膨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