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诸葛亮听完曹彰的讲述之后,平静地笑了笑:“公子,司空的顾虑我完全理解,他麾下的人,还有您的几位谋士,都是名扬天下的名仕,享誉多年,却突然被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取得比他们还高的官职,自然是心中不服气,这十分正常。只是不知公子,是否要更改对我的任命?” “我身为后将军,岂有朝令夕改的道理。只是你要身居要职,无论是父亲麾下的人,还是我麾下的人,未来都是要和你同朝为臣,若是不能平息他们对你的质疑,于你今后也是十分不利。所以我还是希望孔明你可以拿出一个服众的方法。”曹彰直截了当的把难题踢给了诸葛亮。 “司空未来是要成就大业,称霸天下,那征伐之后,要如何治国,也是需要提前考量好。我身为军师,除了能在战场上克敌制胜,也要能在和平时期帮助司空和公子兴邦立业。” “孔明不才,提议专门针对以后以何种方式来治国,与司空和公子麾下,以及许都的各位名仕展开辩论,若是孔明侥幸可以胜过所有人,自可证明我的能力胜任军师之位,打消所有人的顾虑。” “若是我被这些名仕驳倒,那就是我才疏学浅,还请公子收回成命,亮也没脸在留在公子身边,情愿回卧龙岗去耕地务农,永不出仕。”诸葛亮向曹彰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曹彰听了诸葛亮的提议,心中微微一动。 《三国演义》中就有诸葛亮舌战江东群儒的名场面,只不过那是为了说服孙权同意出兵联刘抗曹。 现在诸葛亮主动提出要和许都的名仕展开一场辩论,来证明自己的才学,显然这是一个很好的提议。 “好,就依你的意见,我明日就去向父亲汇报,争取三日之后就在去年我参加月旦评的地方,由你摆下擂台,请各位名仕和你进行一场辩论会,至于结果如何,可就看你的表现了。”曹彰点头同意了诸葛亮的提议。 “谢公子,那我就退下了”诸葛亮向曹彰道谢后退下。 曹彰看着他的背影,露出了欣赏的目光。 诸葛亮这种锋芒毕露的性格,和他刚刚穿越而来的时候很像,他仿佛在诸葛亮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非常人行非常手段,要想证明自己能坐这个军师的位置,就必须拿出真本事才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