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曹操听了两人的话微微点头:“你们说得倒也是,彭城不比丰邑,的确是要难打得多。” 就在众人开始为曹彰在彭城作战担心的时候,曹植却在这时上前一步,胸有成竹地说道:“父亲,我倒有一个办法,或许可以助子文兄长拿下彭城!” 众人听了曹植的话都是一愣,显然没想有在所有人都觉得彭城难以攻克的时候,他却能站出来说出计策。 曹操带着几分惊喜的看向曹植:“子建,你有什么办法,快说来给为父听听!” 曹植上前一步,对曹操说道:“父亲可还记得,子文兄长领兵征讨李傕的时候,吕布曾经派了一个人到许都,向父亲讨要徐州牧的官职?” 曹操听了曹植的话,眼睛一亮:“你说的是陈元龙?” 陈元龙就是陈登,他曾在数月前奉吕布之命来到许都,替吕布讨要徐州牧的官职。 在此期间他曾向曹操表达了对吕布的不满,更说了吕布对曹操的恶意和计划,表示今后愿意配合曹操一起对付吕布。曹操对他十分嘉许,表奏他为广陵太守,让他回到徐州。 曹植的话提醒了所有人,郭嘉首先表态:“主公,子建公子说得不错,陈登当时极力表示愿意配合司空一起对付吕布,只不过若是有陈宫在吕布身边,他纵想做内应也难以得手,但如果让他表面去配合成廉守城,实际上暗中协助子文公子,则大事可成!” 荀攸也马上附和着说道:“正是,主公,子建公子之计,如果成功,的确可以解决彭城的问题。” 曹操听了二人的话,脸上露出了笑容,对曹植称赞道:“子建,你若不说,我几乎要忘了陈元龙。你说得不错,若是他可以打着相助成廉的旗号去往彭城,的确是可以成为内应,助子文夺下彭城。你果然是心思缜密,很好。” “最让我欣慰的是你居然会主动去想办法帮助子文,这真的是为父没有想到的。”曹操也毫不掩饰,对曹植能主动帮助曹彰表达了赞赏。 “父亲,我和子文哥哥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当初送子桓兄长去往雒阳的时候,子文哥哥曾当场做了一首诗,让我感触颇深,更加觉得兄弟之间要相互友爱,互相帮助扶持才对。更何况,现在子文哥哥是配合父亲作战,我帮他也就是帮父亲,这也是尽孝心。”曹植大大方方地回应着曹操。 “子文做的诗?念来我听听。”曹操听曹植提到曹彰写的诗,来了兴趣,开口让曹植念诵。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当即声情并茂地将诗词念诵了一遍。 曹操细细回味着诗词的内容,由衷的赞叹着:“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好,说得好,子文这首诗,通篇没有兄弟二字,却将兄弟情写得如此深刻,真的是一首好诗。” “子建你能体会诗中深意,并且懂得兄弟间的友爱,主动替子文分忧,更是难得。若是你们兄弟之间能够一直这样友爱,互助,为父也就甚为欣慰了。” 说到这里,他不禁想起了身在雒阳的曹丕,以及已经身死的曹昂和曹铄,不由自主地长叹了一口气。 曹植马上明白了曹操的心思,赶忙说道:“父亲放心,儿子一定会谨记的您的嘱托,时刻保持兄弟间的友爱之心,我相信子桓、子文两位兄长,还有其他兄弟也已经可以做到。” 曹操再次欣慰地点了点头:“还是子建你懂事。” 说完之后,曹操转对众人:“子建的提议非常好,那事不宜迟,我们应该马上派人去联络陈登,我马上修书一封,差人送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