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圆满的结果-《三国:家父曹孟德》
第(3/3)页
徐庶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臧霸在泰山为匪多年,根基深厚。若是留下他的性命,万一被他逃脱,只需登高一呼,很快就会组织起新的队伍,来对抗朝廷,会后患无穷!”
马云禄也点了点头,补充道:“更何况,像他这样冥顽不灵的叛逆,若是不斩杀,又怎么对其他忤逆者形成震慑?各路诸侯看到臧霸叛逆却能免死,若是纷纷效仿,又如何能令他们臣服?”
曹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知道他们说得没有错。如果不杀臧霸,的确是后患无穷。
但同时,他也不能背信弃义,失去他人的信任。
他看着两人,认真地说:“元直、云禄,你们说得没有错。但如果现在公然杀了他,我就会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父亲打着朝廷的名义去号令诸侯。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却失去信誉,那以后我若再做招降、劝说,又如何能让他人信服?”
曹彰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
徐庶看着曹彰,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怜悯。他深知这位年轻将领背负的重任和压力。他轻轻叹了口气,说:“公子,信誉固然重要,但为了信誉,留下这样的隐患,真的值得吗?”
曹彰看着徐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微笑:“元直,我是要信守信誉不杀他!可如果他的身体不好,本身有旧疾发作。纵使我请了张神医,也回天无术。这事就只能怪他自己命不好了?”
“吴敦、孙观还有那些泰山贼的旧部,面对这种局面,应该也没有什么怨言,你说对吗?”
徐庶听了曹彰的话,瞬间醒悟:“是,公子说得对,这样的情况,的确是臧霸自己的问题,公子还如此相救,已经仁至义尽,世人只会记得公子信守承诺,并且仁厚救他,断然不会怪责公子了!”
“我们现在只需要等吴敦的消息,如果臧霸可以投降,皆大欢喜,如果不肯,就安排军医去给臧霸检查下伤势好了。”曹彰向徐庶交代着。
“属下明白了!”徐庶答应着也退了出去。
曹彰目送徐庶离去,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其实早在答应吴敦不杀臧霸之时,他便已谋划好后续之策。
为了招降臧霸,他不仅要表现出宽厚仁义的表面功夫,还要在众人面前维护自己的信守承诺的形象。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局势,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于那些如臧霸般冥顽不灵的人,自然不能轻易放过。
毕竟这些人若留在世上,必将成为隐患。在权谋与杀伐之间,信誉同样不可或缺。
曹彰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始终在寻找平衡点。
毕竟他是一位穿越而来的现代人,深谙历史与战争之道的他自然明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的精髓。
要称霸天下,除了信誉外,必要的权谋与果断也是必不可少的品质。
大约半个时辰后,吴敦、孙观一起带着臧霸返回到中军大帐,经过他们的劝说,臧霸已经决定向曹彰投降。
臧霸跪在曹彰面前,他的脸上写满了愧疚与不安。
他低声道:“曹公子,臧某昔日与您为敌,是我不识时务,如今我愿向您投降,望您能宽恕我的愚昧。”
曹彰快步上前搀扶臧霸:“宣高(臧霸的字)头领,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只要你真心归顺朝廷,为徐州百姓谋福,我曹家人岂会记仇?”
曹彰的话语像一阵春风,温暖了臧霸那颗曾被冰封的心。
臧霸眼中泛起泪光,他重重地磕头:“曹公子大义,臧某铭记在心。今后定当为司空和公子尽心竭力,绝不辜负您的恩情。”
曹彰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我马上修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给我父亲,任命三位为徐州的琅琊、东海、彭城三郡郡守。原属你们的部下,我也会归还给你们。”
臧霸三人听到曹彰如此厚待他们,都跪倒在地,连声称谢,并表示一定誓死效忠。
“三位,兵士归还给你们,你们可以即刻领兵回开阳,该做什么,你们该清楚了吧?”曹彰笑着问道。
臧霸点头:“吕布的兵士现在集中在相县和下邳,我们正好可以趁琅琊、东海二郡空虚,先夺下来!”
曹彰轻笑着点头:“那我就遥祝三位旗开得胜了!”
臧霸三人再次拜谢曹彰后离开了军帐。
马云禄欣喜地看着曹彰:“子文,这件事总算有个圆满的结局了。”
曹彰笑着点头:“是啊,看来今晚我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说着,他看着马云禄露出了狡黠的坏笑。
马云禄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轻轻点了点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