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保定作为重镇,八路军自然不会放弃在这里,派出了不少主力团的一部分骨干在这里组建游击队,发展队伍,抵抗鬼子。 不过受限于资源装备严重不足,保定附近的游击队发展并不好。 千大云是去年三月份来到保定附近的高县的,在截止到今年五月份,一年零两个月时间,高县游击队最巅峰的时候也只有百余人。 其中甚至还包括一些游击队战士的家人。 活动范围只有二十多个村子,在县城几乎没有多少影响力,也很少有战果,对鬼子几乎毫无威胁。 没办法, 平原地区,鬼子的实力远比其他地方强,敌我形势十分严峻。 但一年多时间,在几乎没有外来有效支援的情况下,仅仅靠自己,千大云带领的游击队,不仅仅顽强生存下来,还从不到十来个人发展壮大到近百人,活动范围多达几十个村子。 可以说十分了得。 只是这份成绩,面对强大的鬼子,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但在今年, 准确的说是,从今年五月中旬开始,事情出现了转机。 巨大的转机。 千大云还记得上级的突然传递过来一个消息,会有来自上级的支援不日将抵达。 千大云一开始虽然心中欣喜, 但有限。 他以为上级会派几个资深八路军,或者支援少许武器弹药, 虽然无论是资深有经验的八路军,还是武器装备,高县游击队都急需,但并不能解决目前游击队被鬼子连连压缩生存空间,群众基础被鬼子削弱的问题。 然后, 几天后,上级派来的人送来了八千现大洋。 看到大洋的第一眼,千大云愣了很久很久。 这个支援,属实超乎他预计。 但千大云不得不承认,这一批大洋,是最适合的高县游击队的,远比精锐骨干人才,武器弹药更适合。 以当时高县游击队的情况, 以及保定附近鬼子的驻军实力, 无论上级调来多少精锐骨干,支援多少武器弹药,都不可能正面抗衡鬼子,也无法解决当时游击队艰难生存的状况。 但八千大洋, 让千大云在不和鬼子正面抗衡的情况下,为游击队找到了活下去的空间,开拓了一条生路。 并且逐渐壮大,甚至在鬼子内部发展了不少眼线。 后续上级还支援了不少大洋, 使得高县游击队发展到五百多人,受限于武器装备和弹药不足,虽然战斗力不算强,但情报能力却非常出众,眼线遍布高县,甚至发展到了保定机场附近。 因为高县靠近鬼子保定机场,上个月,上级甚至给他们配备了一台电台。 “什么命令?” 千大云语气带着兴奋。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高县游击队创立一年多时间,一直以来上级的命令都是发展壮大,没有什么作战任务。 “明天会有一队主力团的战士过来,让我们全力配合他们。” 电报员回答。 “主力团?” “全力配合工作?” 千大云眯了眯眼睛,神色愈发兴奋。 上级的命令中,虽然没有说明主力团的身份,也没有详细说明具体任务,但这恰恰说明了,这次作战任务是一个大动作。 “通知骨干集合。” “今晚开会。” 千大云当即命令游击队骨干集结。 ··· 翌日。 中午。 小王庄,一栋屋子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