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目前清单中,能选的武器装备都选了,剩下的药物占据大头,其余的都是一些普通物资,很快,李云龙就选中了两种纸张。 印刷纸和新闻纸。 印刷纸分为好几类,合并为一种物资,普通的用于印刷书籍,宣传册,优质的可以用来印刷根据地边币,预防鬼子伪造。 新闻纸用于印刷新闻。 “人均两百公斤!” 最后,李云龙填写下了数量。 独立团五千人,人均两百公斤,合计每个月一千吨。 这个数字多吗? 一点也不多! 这次鬼子一个师团来扫荡太岳根据地,为了减少伤亡,给整个根据地印刷防卫宣传手册,就需要大量的纸张。 而且只要不是军事物资,只要数量不是特别离谱,比如五千吨,陆老弟总是放的很宽。 会批准的。 就比如,如今独立团五千人,三千匹军马,三千匹骡子,每个月可以获得一万吨粮食,两千吨肉罐头和猪板油。 而且纸张在根据地,也是必需品啊,老百姓需要这个糊窗户呢! 如果不是太岳根据地后勤中心的名义不能用的,李大团长能填五千吨每个月。 “可惜没有油墨。” 李云龙感觉有些可惜。 根据地还缺油墨,但清单里没有。 “油墨就很简单了。” 赵刚微微一笑。 比起纸张,油墨需求量也不小。 但油墨比起纸张有一个好处,比重高,运输也更方便。 以如今根据地的情况,解决起来,其实很简单。 连一些油墨需求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总部准备耗费每个月四百五十万银元,巩固冀南根据地的经济,稳定货币,打造成对外窗口是为什么? ··· “盘尼西林,五克,五百万单位,一万五千块钱一瓶。” “这是什么药?” “抢钱啊!” 泽县, 今天的一万银元直到中午一点才兑换完毕。 没轮到的几个来到根据地的行商,将手里的杂币和联币兑换成新冀南币后,开始打量银行中的柜台。 虽然自古士农工商,但财帛动人心,所以也从来不缺乏商人,即便是战乱时期,也依旧络绎不绝。 柜体上的盘尼西林的价格,让几个商人都大为震惊。 “不过这瓶子倒是挺好看的。” 几人很快转移注意力,将目光投向一张黑板上的字迹。 这是根据地每日收购的物资。 “进口印刷油墨价格这么高?” 看着黑板上的第一行消息,几个商人咂舌。 根据地收购的油墨价格,比国外油墨到沪市价格的三倍。 而且标明大量收购, 总需求量十数吨,甚至百吨。 也就是说,只要在沪市买几瓶油墨,然后运输到济南地区来,就能赚到两倍的利润,简单的说,就是一银元变成了三银元。 百分之两百的利润。 虽然这一路上路途遥远,而且还有鬼子驻军,果脯驻军,土匪等困难。尤其是小鬼子,估计抓到了就是没收查收。 但能在这年头出来做行商的,都是有本事的。 而且,百分之两百的利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