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汇报的情报员摇了摇头: “只知道,鬼子在此人房间里搜出了一张新华报。” “新华报!” 十六团团长愣了一愣。 ··· “作用出来了啊!” 当天夜间。 总部。 副总参语气兴奋: “老总,咱们宣传的效果出来了啊。” “前几天,根据北评的电报,北评鬼子驻军附近发生了一次对鬼子的袭击,一个少佐被杀死,据说鬼子事后在这位勇士身上搜查出来了一份新华报。” “昨天,在地下同志的掩护下,又有十八个大学生悄悄离开北评,前往我们根据地,这些学生,也是因为我们新华报的影响。” “还有今天上午,平县一个鬼子维持会的副会长,一个被我们称为铁杆汉奸的人,也和几个鬼子同归于尽。” “好啊!” 老总顿时大喜: “只有唤起全国人名的反抗意志,我们才能真正把鬼子赶出去。” “那,一百五十万银元算么?” 师长突然问道。 “我问过独立团了。” “当然算。” “就算是鬼子第一军参谋长自己摔死,或者,内部倾轧被自己人干掉,我们也能拿到每个月一百五十万!” 副总参笑着回答。 “哈哈哈··” 老总和师长顿时发出畅快的笑声。 “不过,这次鬼子恐怕会加强对我们报纸的限制。” 副总参继续说道: “今后想要向北评等地区运输报纸,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而且,根据冀南根据地同志的消息,鬼子也加强了对运往北评,石门的货物检查,新一批运往北评的一万银元,其中七千都被鬼子发现。” “这么多?!” 师长有些心疼。 七千大洋啊! 虽然如今八路军是真的不缺大洋,但也禁不住这么随便浪费啊。 嗯? 师长想到今天又入手一百五十万大洋,心疼感觉顿时少了很多很多。 “得想个办法解决运输问题。” 副总参继续说道: “咱们需要把银元运输到北评。” “那边的同志已经从国外搞到了购买冲压机,还有一些军用机床的机会,只要付一批定金,国外卖家就开始装船。” “还有一批新的油墨和新闻纸,需要大约十五万银元。” “从北评运输回来没问题,鬼子查的不严,阳泉的同志也打通了运输通道。” “但到北评,目前不行。” “找一下李云龙?” 师长当即提议。 运输问题,目前根据地是真没办法了,能想的办法都想了。 “我也正有此意。” 副总参说道: “正好,这小子不是要那一套新华社淘汰喜爱来的印刷设备么?” “我顺便给他们运输过去。”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