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旅长:师长,咱谈一笔买卖!-《我的客户李云龙》


    第(2/3)页

    师长眼睛一亮。

    别看他是师部,这家伙只是旅部,但是人家心腹手下李云龙有一个财神爷朋友,那物资刷刷的支援,别说他,老总甚至沿安都眼红不已。

    但没办法,财神爷只和李云龙接触。

    以至于都有人提议,把独立团和李云龙调过来了!

    “您也知道,我那边正在对民兵部队组织整训。”

    旅长先铺垫。

    “你们这个行动好啊!”

    师长由衷赞叹。

    民兵部队,不仅太岳军区有,129师的太行军区南北,以及120师,115师建立的根据地,都有大量民兵,数量加起来,比华北地区鬼子都多了。

    是部队巩固根据地的主要手段之一。

    但因为物资匮乏,人员不足,民兵部队目前和设想中的还有很大差别。

    训练不足,几乎没有战斗力,对革命和抗战的宣传不到位,甚至有一些民兵部队还被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把控,只能发现一个问题解决问题,治标不治本。

    但部队实在是没有能力全面解决。

    如今太岳地区的行动,起了一个头,还具有很好的模范作用,一旦效果好,今后其他根据地也可以借鉴太岳军区的办法。

    并且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那套粮食物资管理制度,就已经开始在全军,全部根据地推广,极大的提高了物资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浪费。

    “所以,这不是找师长帮忙了么?”

    旅长嘿嘿一笑。

    “你小子··”

    师长没想其他,说道:

    “伱要什么?”

    “帮我弄点老红军。”

    旅长说出了他的目的。

    “老红军?”

    师长眉头一皱:

    “五万多民兵部队,你小子又获得大量武器装备,合格的营连级军官干部需求确实大,不过你也知道,老红军本来就不多,而且大家都需要。”

    师长说的是实话。

    他们说的老红军,可不仅仅是从红军时期走过来的战士,而是足以胜任营级军官干部,或者辅助一地根据地政工管理和建设的人才。

    真的不多。

    但又每一个根据地都需要。

    “五百吨粮食,二十五吨猪板油一个。”

    旅长不啰嗦,直接开价。

    万一现在老总过来,别说老红军,他剩下的十万吨粮食都保不住。

    依旧是五百吨主粮,二十五吨猪板油一个的价格。

    之所以开出这个价格,是因为根据他对师长和老总的了解,这两人一般是先翻个倍提价,然后慢慢讨价还价。

    “五百吨粮食,二十五吨猪板油!”

    师长的反应和老总一样,咽了咽喉咙,不敢置信,又急切想要。

    “真的?”

    师长忍不住怀疑。

    “嘿嘿嘿··”

    “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旅长嘚瑟一笑:

    “而且都是进口玉米和白面,干燥程度高,包装好,适合长期保存,猪板油也是密封马口铁包装。”

    “你要多少个?”

    师长眉头皱的更深了。

    粮食他想要。

    五百吨一个,估摸着还能再提一提价格,如果卖出去,不,如果支援三八六旅几十个,那就是一万多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