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金榜题名-《复明反清》


    第(2/3)页

    康熙往下看去,看着第二题眉宇间更是有着说不出的惊叹,他出题考的是实际,都是根据现实演变来的,这第二题半真半假,虽没有指名道姓,但暗地里却根据当前的情况,表示三藩叛乱,应该如何因对。

    李翔写的便是根据历史上康熙与满朝文武商议的战术,分化诱惑,逐个击破,以拉拢为主,攻打为辅,先放任最强力的吴三桂,将随他反叛的枝叶斩断,让他孤掌难鸣,在以全国之力,对抗吴三桂一地。

    反正这个战术到后来都是纳兰明珠、索尔图这类人想出来的,李翔也不怕提前说出来。今时不同往日,历史上没有他的出现,这个战术取得了奇效,现在他出现了,如此战术还能取到相应的成果?

    康熙面对这足以打动他的战术策略,久久说不出话来,让太监将试卷送了回去,已经完全改变了心中想法,暗忖:“并非是他藐视殿试,而是对于他而言,自己出的题目实在太小儿科了,他的干略只怕会凌驾此次殿试的所有人之上,只是这字……”

    科举考试,对书法很讲究的,特别强调书写,必须用正体,即所谓“院体”,字要方正、光园、乌黑、体大。从某种角度来看,书法往往比文章重要。

    李翔睡的香甜,对于这些全无察觉。

    日暮来临,李翔他们在礼部的引领下离开了皇宫。

    对于李翔在考场上睡着一事,绝大多数的考生都报以了幸灾乐祸的表情,觉得少了一个强敌,高中的可能性越大了。

    却不知道李翔对此毫不在意,他根本无心考什么状元,只要能够中进士足以。他自信写的不错,只需鳌拜推波助澜一下,考个进士因是不难。所以全无心理负担,过着如常日子。

    阅卷日。

    康熙将读卷管的品论都是收集起来,依照惯例殿试考试将有八名读卷官读卷,这八名读卷官都是当世显赫的人物。他们轮流阅卷,根据内容,写下各自的评分,加“○”、“△”、“\”、“1”、“×”五种记号,得“○”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的十份考卷进呈皇帝,让皇上从中挑选出状元榜眼探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