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扶清灭英,人民的战争-《草清》


    第(2/3)页

    军事上当然是贯彻谢参将的乌龟拖壳流策略,老老实实占一地稳一段后路,而清理已占府县的民政事务,却比军事上激进得多。

    “有旗人身份的直接清除,没有旗人身份,却有紧密关系的也直接清除。余下部分,商人按富有程度,地主按田地数目,官吏按级别和影响力,每类每县清除一百户,如下类别优先:票号东主、盐商、高利贷商、煤铁矿东主、监头牢头、县户房刑房书吏……”

    这就是南北事务总署在山西应对穆赫地“人民战争”的策略,没有公平,没有依行论罪,目标就是“三光”:让旗人跑光、把地方“活力阶层”抓光、坚定反英分子更得杀光。

    这般处置,自然让顾世宁忧心,见他还有顾虑,田英再道:“都督勿虑,此事乱也只在一时,还北方朗朗上天,山西当为先。”

    既然地方这么自信,不需红衣留守就能稳定形势,顾世宁也没必要强塞了。英华北伐,军政是两个体系,他只需要安心打仗就好,地方都是南北事务总署通过各省巡抚、安抚使、招讨使、分道置制使以及代理知府知县这些人经略。

    顾世宁与田英会商时,平阳府城南,襄陵县城外的破烂棚屋区中,各色人等正络绎不绝挤入一间该是库房的大屋子中,有瓜皮帽直筒大褂,有短打裹头,甚至还有光头赤脚之辈。

    “忠义保清会,吴都司到——!”

    “救国救民拳,汪游击到——!”

    “清风道观,刘道长到——!哦哦,失礼失礼,该是参将衔道长……”

    门内还有人学着大清官府那般唱名,唐大正在汗颜自己的千总实在不值钱,听得这恨不得揭翻了屋顶的呼喝,惊声道:“闹得这么大动静,不怕招来南蛮抓人?”

    一个清瘦中年负手步出,笃定地道:“惊甚么?南蛮官兵都蹲在县城和官道上,哪有本事管到这里来?”

    正依足规矩,撅肚扬头作进见状的各路好汉头领也纷纷嗤笑出声,“哪里来的土鳖,没见过世面?”

    “名不正则言不顺,咱们现在是大清官兵,当然得照足了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了规矩,咱们就跟贼匪一路货色了。”

    唐大顿时羞惭不已,门子喊了两声他才醒觉,赶紧掏出告身道:“小人……”

    想及“规矩”,他赶紧嗯咳一声,拿捏着腔调,朝四下一个环揖道:“卑职是抗英救[***]千总统领唐大,见过各位上官。”

    “抗英救[***]?是高县的,京安的,还是赵曲的?”

    “就这襄陵县,抗英救[***]就不下二三十股……”

    众好汉头领还在数落着唐大,门子点头道:“告身是翼城县王太爷发的,该是没问题。”

    唐大松了口气,正要接告身,门子却斜着眼嗯了一声,另一手拇指食指相搓,唐大恍然,自己怎么忘了这规矩呢?赶紧从腰里掏出一枚南蛮小银元,见门子眉头皱起,再一咬牙,从袖筒里落出一小串南蛮当十白铜钱,门子才哼了一声降调,将告身塞了回来。

    他正在这里熟悉规矩,那一身书吏气息的精瘦中年人已说开了:“诸位本是江湖好汉,对朝廷也说不上什么忠义,可逢此天下大变,南蛮要亡的不止是大清朝廷,还是整个天下……”

    吧啦吧啦一大通口水话,听不懂不要紧,反正是把这一屋子好汉说得肃然起敬,再说到“咱们保大清,也就是保天下,这南蛮,咱们定要反到底!”包括唐大在内,都觉热血沸腾。

    “金师爷说话,咱们马头那个啥!”

    “说干就干!咱手下三百好汉,手中刀斧都已饥渴难耐了!”

    “今曰咱们这英雄会,怕不聚起了数万好汉,这晋中就是咱们的天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