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一腔热血洒何方-《草清》


    第(2/3)页

    “你就是上官老师的弟子黄慎!?怎么也到了广东,还成了武人!?”

    郑燮在真州时,曾经跟游历江南的名画师上官周学过画,而这黄慎是上官周的弟子,两人见过面,那是七八年前的旧事了。

    “嘿,是你啊,知道有你这么个师弟,不敢攀贵。”

    黄慎却是早知郑燮,拱手为礼,语气依旧生硬。

    “是克柔的同门师兄啊,怎能如此出言不逊呢?”

    “文人治政,武人守土,职责可不能混淆哦。”

    翰林们一听还有这关系,又有了话说。

    “就不知师兄有何指教?”

    郑燮也有了恼意,径直请那黄慎放马过来。

    “天王在湖南对阵鞑清皇帝,我等武人都作好了洒血疆场的准备。没指望你们文人抛头颅洒热血,可为咱们这一国摇旗呐喊,鼓舞国人士气,震慑跳出来惑乱人心的宵小之辈,这总该是你们能做的事吧!?”

    黄慎摇头连连,很是不屑。

    “可瞧你们身为翰林,都还是一派声色犬马的模样,真让我等武人觉得这一腔热血洒得不值,更为天王厚待尔等不值!”

    这一番话说得郑燮也心胸郁闷,找不到话反驳。

    “既是士子,就该文武双全!披甲能杀敌,下马成诗文!成天风花雪月,埋首胭脂堆里,像个男人么!?”

    “说得极是,我们黄埔讲武学堂这一期同窗,有一半都是读书人出身!这大半年学下来,书卷也未曾丢过,要论学问,尔等翰林可未必能胜我们!”

    黄慎身边的同窗也都附和出声,郑燮脸上原本保持着的淡然微笑也渐渐垮下。是啊,士子心中都揣着一颗上马能提剑杀敌,下马能安邦定国之心,远的如汉时班超、陈汤,近的如虞充文、文天祥,乃至黄宗羲、顾炎武之辈,那都是文武双全之辈。为何他们这些人,就满心想着吟诗作画,从未想过投笔从戎呢?

    “我们士子卫的是道统,道统自在人心,不是区区刀枪之事……”

    郑燮勉力驳斥着,强调他们文人的重要姓。

    “是么?那华夏道统是怎么没的呢?那剃发易服的夷狄道统又是怎么来的呢?”

    黄慎嗤笑道,郑燮额头出汗,怎么来的,当然是刀枪杀没的,然后砍头砍出来的。

    “华夷之辨重于主奴之义!这就是我华夏的道统!眼下天王与鞑清皇帝对决,这般风云激荡的大时代,好男儿,一腔热血不洒在疆场,不洒在卫护人心的战场。却洒在胭脂堆里,下辈子还不知道要投胎到哪堆畜生窝里!”

    黄慎掷地有声,郑燮这时候脑子终于恢复清灵。

    “敢问师兄,你等来此是洒热血的么?”

    他这话很是讽刺,咱们是来寻欢作乐的,你不也是么,凭什么还能指责我们!?

    “这个……”

    黄慎一愣,脸肉拧起,身边同窗却凑起了热闹。

    “咱们眼见要上战场了,这是带童子鸡来开苞的,身为男人,怎么也不能空来这世上一遭啊。”

    那一堆黄埔讲武学堂的学生官顿时喧闹起来。

    “谁是童子鸡啊,咱们就是来给你打气的,免得你头一遭见姑娘,吓得举不了枪打不响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