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时玩这个同学说的话很耐人寻味,没房子、没女朋友,就业压力又那么大,真的不行,只好找个假的来安慰自己了。而且还能同时和几个女友交往,这是现实生活所不允许的。” 那里满足了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过犀明那时候没有去玩,冰冷的键盘究竟能否敲击出爱的温情,虚拟的网络又是否值得人们交付真实的感情?他持着怀疑的态度,那时候他要兼职,更也没有时间去玩这个。 网上同居基本上是被人当作排遣寂寞情感的暧昧平台,作为发源地,昔日在台被炒作得很火,是因为那里有大量的政界高层、商界富翁、娱乐圈女星混迹其中而备受瞩目。 对于犀明而言,这种模式跟传统的情感比起来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情感模式是真实的,而“网络同居”是虚拟的,相比较前者而言,后者显然更容易实现。 只要一注册,用户便可以得到一间虚拟的套房。通过写博客、发照片赢取人气后,用户就能在网上寻找自己在虚拟世界的另一半,一旦“求爱”成功,两人便可以在网络上“同居”:一起买“家具”、“电器”来布置“爱的小屋”,一起“浇灌”“花园”,一起“饲养”“宠物”,互相浏览博客,每天说说情话,聊聊各自的经历。 逢到“七夕”等节日,还能参加网站举办的“家居装潢”等各类比赛,与“邻居”一决高下。话不投机怎么办?两人随时可以“分手”,再找其他的“同居”对象。 这对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没法寻找到感情寄托的白领小资们来说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网络同居”者看来,自己既没“牺牲”身体,也没“浪费”情感,玩的就是心跳,即便投入一回,也能愉悦身心,消磨时光,化解忧愁,何乐而不为呢? “同居”虽然是虚拟的,但在同居网站里,上至“置业”、买“家电”,下到装饰用的对联、养“宠物”所需的“狗粮”,都是需要付出真金白银才能得来的。以中国最大的同居网站“爱情公寓”为例:注册时得到的“套房”是毛坯房,想要装修?可以,花网站通用的i币“买”。而i币是通过手机话费转来的,1元手机话费,转换成1元i币。“套房”按豪华程度不同,价钱也各不相同:一套普通的“单人房”,售价为3个i币;最豪华的“双人海景房”售价为8个i币。由于“爱情公寓”里所购商品的有效期都只有30天,所以,如果想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每个用户都需要在网站上做一定的金钱投资。 和爱笑的女孩打开“爱情公寓网”,注册账号,获取验证码,设置密码,注册成功,输入密码,点击登陆。 一间网络虚拟房间出现在屏幕上。 他们两个人在网上互相同意后,求爱成功。 他们在网站月老的同意下领取了网上结婚证。 然后他们一起浏览者不同价格,不同装修风格的房屋,这里有民房,有高楼,有别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