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相煎何太急-《浮云魅影》
第(1/3)页
半月后,南唐金陵城。
七月的骄阳如火,炙烤着大地。
天气越来越热,人心也越来越浮躁。
德明宫虽是皇宫禁地,却依然难逃暑热的侵袭。
御书房,李昪端坐于龙椅之上,他面前站着位温文儒雅少年。
他们的脸色都有些阴晴不定,亦如七月的天气。
“卿儿,你确定国宝现在闽国?”
“是的,九天亲眼所见,不会有错。”
“那朕就命你为帅,带兵荡平闽国,夺回国宝。”
“父皇,恕儿臣抗旨不尊。”
“卿儿,这可是立功良机,你为何不愿带兵出征?”
“父皇,您该知道,乱世中百姓最想要的是什么。”
“卿儿,你说百姓最想要什么?”
“和平,当然是和平。”
“朕出兵伐闽,不正是为了一统天下,终结战乱吗?”
“一统天下是正道,可出兵却要有名啊。”
“闽国夺朕国宝,欺辱大唐,难道这还不够?”
“不够,当然不够!这不过是一己私利罢了!”
“你敢说朕是为了一己私利?真是好大的胆子!”
李昪重重一拍龙书案,双眼怒视着茶仪卿。
茶仪卿并没有丝毫畏惧,而是继续劝谏。
“父皇,您是一代明君,万万不可轻动刀兵啊!”
“朕定要出兵闽国,夺回国宝,你当如何?”
“那儿臣只有以死相谏了!”
茶仪卿一改往日温润淡雅,变得无比刚正严肃。
李昪不由长长叹了口气,缓步到了茶仪卿身边。
“卿儿,你知道朕为何希望你领兵出征吗?”
“儿臣明白,是因为太子之位。”
“唉,你明白朕的苦心就好。伯玉性情傲慢,恐难当大任呀!”
“父皇,您再信任儿臣,儿臣毕竟也只是义子啊。”
“你虽是义子,可朕一直把你视如己出!”
“儿臣多谢父皇错爱,但绝不敢觊觎太子之位。”
“朕百年后,倘若伯玉继位,只怕大唐危矣!”
“父皇千秋无期,不可口出不详之语。”
“哈哈,千秋无期?世上哪有千秋无期之人啊!”
“纵使父皇龙御上宾,儿臣也定会全力辅佐伯玉的。”
“知子莫若父,朕料定他不会让你辅佐!”
“倘若他放不下对儿臣的成见,儿臣就此归隐便是。”
“归隐?那我大唐岂不真的要亡了?”
“这……总之儿臣绝不会出征,更不会做出有违人臣之事。”
李昪看着神情诚恳的茶仪卿,无比哀伤的苦笑数声,随后他看向身边总管秦安,叫他召李璟进宫。
秦安闻言忙点了点头,快步出殿传唤去了。
茶仪卿见秦安走了,便要向李昪道别。
“父皇,您不接受儿臣劝谏,儿臣便告辞了。”
茶仪卿的目光中虽有些不甘,但还是转过了身。
李昪见茶仪卿要走,连忙叫住他。
“卿儿,你不要走,朕还有事要求你!”
“父皇是九五之尊,儿臣自当为您赴汤蹈火!”
“伯玉短于谋略,只怕他难以当此重任。”
“唉……若父皇执意要出兵,儿臣也只好监军了。”
茶仪卿的语气显得有些勉强,李昪却满意的点了点头。
“卿儿,你真是天下最知朕的人,也是朕最信任的人。”
茶仪卿正想答话,却被身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
“父皇,您急召我来,是有什么事吗?”
这时李璟快步向殿内走来,大声说道。
他突然看到茶仪卿也在殿内,不由冷哼了一声。
“愚兄见过伯玉贤弟。”
茶仪卿不顾李璟的蔑视,主动向他深施一礼。
李昪见李璟如此傲慢,竟不顾礼数,没好气的开口说道。
“朕召你来,是想和你商议,出兵伐闽之事。”
李璟闻言看看茶仪卿,发出一声冷笑。
“父皇,您既已召了他来,为何还要再召儿臣啊?”
“卿儿不愿挂帅,故此才找你前来商议。”
“父皇,闽国连年内乱,国势羸弱,他为何要放弃这建功良机?”
“贤弟,我们不可为一己之私,便罔顾两国百姓生死!”
茶仪卿闻言忙朝李璟摇摇头,开口解释了起来。
“哼!我在问父皇,几时论到你来解释?”
“恕愚兄多嘴,但贤弟必须明白这个道理!”
“少跟我讲你的大道理,我只听父皇一人的命令!”
李昪见两人又要吵起来,只得向他们摆了摆手。
“伯玉,你从未独自带兵出征,朕能相信你吗?”
“父皇尽管放心,儿臣只需五千人马,定可马到成功!”
“五千人马?闽国虽小,却也不可如此轻视啊?”
“父皇放心,儿臣若不能夺回国宝,甘愿军法处置!”
“好吧,那朕命祖全恩为副帅,萧俨为监军,陪你一起出征!”
“祖将军勇冠三军,确是一大助力,至于萧俨嘛……”
李璟一边说着,一边很是不屑的朝茶仪卿撇了一眼。
“怎么?伯玉对卿儿做监军,有什么不满吗?”
“儿臣不敢?只是他身为大理寺卿,不该参与战事吧?”
“贤弟,你不满意我可以,怎能违逆父皇呢?”
“是啊,难道璟儿也要抗旨吗?”
李昪极是威严的望着李璟,李璟无可奈何的笑了笑。
“好吧,那儿臣领旨就是。”
李璟说着朝李昪施了一礼,然后满是敌意的看向茶仪卿。
李昪见李璟同意茶仪卿做监军,这才露出了略感欣慰的笑容。
“好了,朕累了,至于具体事务,你们自己商议吧。”
他有些疲惫地说着,随后朝两人轻轻挥了挥袖子。
两人会意,都朝李昪深施一礼,随后一起退出了御书房。
刚走出房门,茶仪卿便讳莫如深的笑了,他看了看身边的李璟,有些神秘的开了口。
“贤弟,这些日子过得可还好吧?”
“哼,不劳挂心,好着呢!”
“请问半月前,贤弟在哪里呀?”
“我在东郊狩猎,有何不妥吗?”
“那贤弟听说过不归村吗?”
“我从未听过!真是莫名其妙!”
李璟有些奇怪的瞪了茶仪卿一眼,当先快步出了皇宫。
茶仪卿见他生龙活虎,确定被关在不归村的人一定不是他。
不久后,萧府。
宽敞的书房里,此刻坐着两个人,两人脸色都有些凝重,显是在商议着要事。
“小九,过两日我就要出征了。”
“是要出征闽国吗?”
“没错,父皇执意要夺回金佛。”
“夺回金佛何必兴师动众?我只需带些高手足矣。”
“你错了,尚清天佛堂自尽后,金佛一定被转移了。”
“那就去闽国再探,这有何难?”
“不可,闽国定有防备,我们不知底细,不能冒险?”
“嗯,有道理,此番出征何人挂帅?”
“当然是李璟,他是父皇钦点的元帅。”
“李璟!他与你素来不和,若是在战场上对你不利如何是好!”
“我命系于天,伯玉又焉能害我?”
“不如我陪你同去,也好护你周全!”
“不必,你还有自己要做的事,无须担心我。”
“我要做什么事?此案我一人可查不了!”
“小九,你仔细想过现在的态势吗?”
“想过,不止一次想过。”
“你想到什么了?”
“一切证据都指向我舅父,这就是态势!”
“不,你难道没发现,现在的事态很眼熟吗?”
“眼熟?”
“是啊,你刺杀廖楚笙前,不正是这样的态势吗?”
凤九天闻言先是一怔,随即重重的点了点头。
“没错,当时所有证据都指向了廖楚笙。”
“那你杀了廖楚笙,灭了九幽鬼境,却又得到了什么?”
“得到了教训,得到了一个天大的教训!”
“所以,你不要被表象迷了心智,而是设法看清背后的真相。”
“可怎样才能看清真相?”
“你先想一个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什么问题?”
“现在的李璟应该是本尊,而你遇到的李璟很可能是假的。”
“什么!我遇到的李璟是假的?”
凤九天感到很惊讶,可再想想确实有很多破绽。
比如李璟被囚多日,绝不可能跟上自己的脚步。比如他的神情和语气,似乎没有往日那样傲慢无礼。再比如他被劫持时,只发出了尖叫,却丝毫没有反抗的声音。
凤九天越想越觉得茶仪卿绝非危言耸听。他有些担忧的看向茶仪卿,神情显得很是肃然。
茶仪卿见他认同自己的判断,这才继续开口说道。
“那你可知,假李璟是做什么用的吗?”
“一定是歹人想让你指真为假,从而挑拨离间。”
“这是其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
“什么作用?”
茶仪卿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还记得石敬晖和连重遇吗?”
“记得,我当然记得!”
“他们两人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是被人趁乱杀死,并以假乱真了!”
“是啊,恐怕这个假李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茶仪卿言罢,很是担心的看向东南方,那是李璟府邸的方向。
凤九天此刻变得有些急躁不安,神情也显得有些紧张。
“茶兄,你不在的这段期间,我该做些什么?”
“你要做一件大事,一件天大的事!”
“何事?”
“你要寸步不离金陵,寸步不离义父。”
“难道会有人刺杀叔父?”
“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凤九天的神情有些不快,却还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茶仪卿见状脸色渐渐和缓下来,露出一抹信任的笑容。
三日后,清晨。
天际方亮,东城门前已经旌旗招展。
江南人多温良,俱非好战之徒,却也非惧战之辈。
更何况是在江南一带实力首屈一指的南唐呢?
明亮的铠甲、锋利的刀枪、整齐的军阵,无不透着威风与杀意。这样的军队,虽未必百战百胜,却必定无坚不摧。
在浩浩荡荡、一望无际的大军前面,立着三匹骏马,三匹马排成三角形,显得无比和谐而雄壮。
左边马上是威风凛凛的祖全恩,右边马上是淡雅睿智的茶仪卿,正中一匹马上之人,正是傲慢而自负的主帅李璟。
凤九天与茉莉站在茶仪卿马前,正在依依惜别。
“茶兄,此战关乎案件真相,你一定要凯旋归来。”
“小九,有我在你放心吧。”
“我相信你,只是他……”
凤九天的目光看向骄傲的李璟,欲言又止。
茶仪卿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却仿佛什么也没有听到。
茉莉的眼眶有些发红,看向茶仪卿的眼神里满是不舍。
“萧郎,你的病情实不宜如此劳顿啊!”
“为人臣者,必尽其忠;为人子者,必尽其孝……”
“唉,这些我都懂,只是你此去若是……”
茉莉说着泪水夺眶而出,声音也变得有些哽咽。
“莉儿,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平安回来!”
茶仪卿有些不忍,却无可奈何的继续说道。
茉莉闻言,平复一下情绪,随后十分坚定的开了口。
“萧郎,你此去若遇不测,妾身绝不独活,必相随于地下!”
李璟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可眼前三人的对话让他很是不爽。
他侧过身,不屑的看了看三人,随后鼻中发出一声冷哼。
“哼!萧俨,你成心延误军机,是轻慢本帅嘛!”
茶仪卿闻言没有言语,凤九天的眉毛却向上挑了挑。
“李璟!你若胆敢加害茶兄,我定饶不了你!”
“你不饶我?就凭你这乡野刁民也配!”
凤九天闻言眼中满是怒火,就连握剑的骨节都咯咯作响。
任何人都能感到他的震怒,与周身越来越重的杀气。
李璟见状不禁有点惧意,只得狠狠的瞪了茶仪卿一眼。
随后他拔出腰间宝剑,向南一挥,带着军队有些悻悻的去了。
“凤少侠,你真的放心……”
茉莉见军队走远了,有些担忧的说着。
凤九天缓缓点了点头,脚步却没有停留。
“我想李璟应该不会嫌他自己的命太长了吧?”
这句话若是在别人口中说出,无疑是要贻笑大方的。
但在凤九天口中说出,却显露出自信与杀机。
茉莉像是被他的话震住了,一时间变得默默无语起来。
直到凤九天消失在街角,她仿佛依旧没有回过神……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自古英雄必守信,无信之人焉能立于天下?
凤九天虽是个热爱自由的人,更是个守信之人,他既然答应了茶仪卿,就决计不会出尔反尔。
答应了寸步不离金陵,他便不会踏出金陵半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