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谜一般的十五世纪-《对恶神发起华丽叛逆》


    第(2/3)页

    想要抓住世俗的教会,却一步步失去了几乎一切。

    伟大的航海家,以及世界上最辉煌的船队的结局是人亡政息。

    忧思的结果是恐惧,恐惧的结果是土木堡之变,船队的解散和天文台势力的崛起与终结。

    或许人们不应该太早看到真相。

    不合时宜的观测最终只会带来恐惧,恐惧到了最后就是疯狂。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当科学家攀登上一个山峰的时候,发现神学家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刘基当时面对的是现在的世界的话,或许一切就会稍微好点了吧?”

    当我们仔细观察“霍格沃兹”的课程,

    除了中世纪的学校阶层结构,社会生活中对麻瓜的群体PUA之外,

    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人们往往会忽视的一点:

    “极其不重视知识的讲授。”

    我们这些从学校教育体系走出来的人可能很难理解,这世界上竟然还有不重视文字类型的抽象知识的学校。

    但是其实这世界上是存在这种学校的。

    当你离开K12教育,离开高中的那一刻,走向大学,你会发现你的大学生活会被种种的实验和实践所包围。

    魔法史并不仔细讲求“唯物史观,斗争哲学”,而是形式化的“为完成而完成”——倾向于死记硬背。

    魔药学和黑魔法防御术课,与其说是知识,可是斯内普在课上却是在进行一个又一个实验。

    神奇动物课的创立,是为了迎合旧大陆的政治正确,

    魔咒学和占卜课的授课上真的涉及到什么理论吗?

    并没有。

    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魔法”本身的概念结构。

    “魔法”从来就不是知识,它自身就是一系列的难以解释的技术的集合。

    点石成金是科学吗?或许用分子技术能够置换出来;

    占卜命运是科学吗?命运本身就是个唯心主义论调。

    悬空漂浮是科学吗?克服重力做功的那个另一个力究竟是什么?

    变身动物是科学吗?不是,用尖端的生物学技术也没办法让一个人变成一个猫,而脑容量不变。

    “魔法”从来就不是科学。

    它具备很多科学不具备的超前性,但是也同样拥有着科学不用发愁的弊病。

    总的来说,“魔法”这种东西,以及魔法师。

    就是在没有充分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却先一步获得了改造世界的能力。

    魔法师能够变身阿尼玛格斯藏进浴室里,

    能够用阿瓦达索命咒将灵魂驱逐出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