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高维投影(八)-《对恶神发起华丽叛逆》


    第(2/3)页

    ————

    这句话和《逍遥游》里边一样,同样是用鸟作为比喻和意向。也因此,艾伦曾经将“蜩与学鸠笑之曰”里的鸟儿,看做了调侃“更陈王奋起挥金钺”的愚蠢乡邻。但是,这两个句子之间,其实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当鲲和鹏,被自己的体重压制,动弹不得的时候。

    不知道它会不会看到在林间自由飞翔的小鸟。

    他们的体重并不很大,骨架并不坚硬,更没法飞到九万里以外的高空。或许,鲲鹏根本不会把他们放在自己的眼里吧。

    是啊,大鹏鸟要飞到九万里之上,这样才能和其他鸟儿一样飞翔。

    鸟儿,生来是要为了飞一万里而生的,如果不能够翱翔万里,就算不得好鸟儿。

    马匹,生来就是为了日行千里而生的,如果不能够奔腾千里,就只能算是劣马。

    人类,生来就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的,如果不能够完成目标,那就只能说是失败者。

    而早在两千年前,庄子已经借“蜩与学鸠”之口,提出了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你为什么一定要飞九万里呢?

    究竟为什么?

    能找到一个准确地理由吗?

    大鹏鸟挥动翅膀,振翅而起,要飞翔九万里,究竟要耗费多少功,做多少牛顿的力?

    如果连一个理由都没有,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么辛苦的工作呢?

    实际上,这不正是自己在欺骗自己,主动为自己制造一个宗教信仰,“一个手制的偶像”吗?

    ————

    为什么要飞九万里?

    如果用更加审慎和反思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就会得出这样的问题。

    现代社会,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艾伦,总以为自己已经抛离了宗教信仰。

    可是后来他才发现,其实自己也有着很多“信仰”。

    信仰“人上人”。

    信仰“诗和远方”。

    信仰尚未完全解构的农业社会文明遗留,

    信仰远未完全建构起来的工业现代文明和后现代文明。

    人总归要给自己一个价值,尤其是一个人群中的位置。总归要进入社会系统,实质上努力成为“人上人”,无论嘴上承认不承认。

    为什么一定要去“远方”?这个远方并不是路途的遥远,而是抽象概念的远方。

    最后竟然变成了形而上的信仰。

    真是太可笑了。

    ————

    思考这些东西,艾伦只花了一秒。

    但是,又好像花了一个小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