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艾伦说着。 “好吧。”赫敏自然也同意。能够得到这个信息,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说实在的,只要能够离开那些牛皮糖,就算艾伦不说这些,她也没什么埋怨。 —————— 艾伦发现了赫敏在偷看,不过艾伦却并没有说什么。 越是不能看的东西,越想看,这正是人类的通病。不过艾伦并不讨厌这些。 艾伦以前看过一个实验,给小孩子一块糖,说如果不做什么什么就能领一块糖。 最后控制住自己,没有拿糖块的家伙,都“有出息”了。 在艾伦看来,这完全是扯淡。这只能够说明他们更加接近人类社会的实质而已——毕竟人类文明的实质就是复读机。艾伦认为,吃糖果的人固然可敬,但是没有吃糖果的人,却获得了收获与体验,那就是他们真的做了那个被禁止的事情。他们获得了好奇心。 没有好奇心,人类就无法进步。 好吧,人总是倾向于思考人类的命运,但是其实连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掌握。不过,这正是人思考人类命运的原因,不是吗?因为没事儿闲的,或者焦虑不安,所以才会做这种一想就徒劳无功的事情。这样才能够排遣自己心中的困顿与不安。这就像艾伦自己也说不定明天就会被送进阿兹卡班,和自己的老妈作伴,但是现在也过得非常潇洒的原因。 说实在的,为什么一定要有功呢?你看新地主们,也没做什么“做功”,不也一样既不困顿,也不不安,但是并没有人说他们什么。就好像现在并没有人敢对艾伦·阿普比爵士多放一个屁一样。汉弗莱爵士就会教他规矩。 这些盲目评价别人的人,表面上是在反“徒劳无功”,实际上是在反“贫穷”。 贫穷的情况下,做什么都是错误的,而另一种情况则完全相反。 因此,既然做什么对于贫穷来说都是一样的评价,那么无论一个人做什么,都会被指摘,这是逃不掉的,所以重要的并不是你在思考人类,或者思考当下,而是你是否是贫穷。 孟子说过: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聪明的方式在于离这些人远远地。 这就是英国教育双轨制,同时汉弗莱爵士的名声仅限于贵族圈子的原因。 ———————— 无论如何,研究还要继续。 艾伦拿起自己的笔记,继续记载自己对于神启的思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