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 太监,中国几千年来一直伴随皇家的畸形产物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扯着嗓子吼:“朝觐开始,诸臣觐见。” 显然,这个太监这一嗓子是下过极大的功夫,用某种技巧发出来的,因为明明是尖厉的嗓音硬是喊出惶惶正大的意味。 比起王君临在后世北京见过的明清两朝紫禁城中皇宫上朝所在,眼前这含元殿要小得多,一百多人便已经塞满了大殿,王君临在长孙晟的指点下,站在武将一侧的最后面,暗自观察着每一个值得他关注的文武重臣。 随着那太监又喊了一嗓子,隋文帝杨坚出来了,通天冠,蟒龙袍,垂下的珍珠穗恰好与眼睛平齐,在九十九只牛油巨烛的照耀下,光华四射,因为珍珠穗的遮挡,王君临看不清楚杨坚长得什么模样,这大概就是通天冠的最大作用。 众臣三呼万岁,杨坚接受大家的跪拜,宣称免礼,百官文左武右,各两路站的整整齐齐的,一个个低头垂目作肃穆状,王君临自然从善如流,和大家一样,一脸肃穆好似陷入“沉思”状态。 先是屯田侍郎李方明禀报了今年春天全国各地播种的事情和农田长势如何。对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来说,农事就是最大的事,上到皇帝宰相,下到平民百姓没有人敢怠慢。 接着是礼部尚书周成言上前,说是接到东边郡州的禀报,有海外倭国使团主动前来,带队的主使是一个白面、无眉、黑齿的女人,据说还是倭国天皇的女儿,倭国的公主,名叫小野妹子。 倭国,日本人? 认真听着一个个大臣说话的王君临惊讶的长大了嘴巴。 据他所知,倭国在唐朝时期,曾多次派遣什么遣唐使过来,甚至还有人曾经留下担当朝廷要职。可如今在隋朝,小鬼子竟然就有人过来了。 至于白面、无眉、黑齿的打扮,王君临倒是知道,小鬼子早期的官方仪表就是这样的。 有海外小国使者主动来朝,这是弘扬大天朝之威的好事。 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兼御史大夫苏威适时站出来,开始狂拍杨坚的马屁——大隋自陛下建国以来,虽然有小小突厥作乱,但是在睿智的皇帝陛下带领下,不但三言两语使得突厥分裂为二,还依次打败东、西突厥,让他们俯首称臣,灭了陈朝,收回了江南,为大隋开辟盛世打下来最坚实的基础,距离百国来朝,万族来贺已经不远了……帝国在陛下光辉的照耀下正在茁壮成长,陛下的伟大业绩必将万古长存…… 苏威此人,王君临在后世的时候都是知道的,本身就是大隋宰相之一,很有才能,历任要职,力主减轻赋役,并主持修订隋朝法典,与高颎参掌朝政,齐心协力辅佐隋文帝多年,高颖因为是前太子老丈人一事,受到牵连,引退之后,他与杨素分别为尚书右、左仆射,共同执掌朝政。而在高颖在位之前,曾经因被举报结私营党而一度被免除官爵,高颍退下之后,又被杨坚起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