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强制基础教育是根本! 白梧桐想了想,决定降低先生的门槛,同现代一样,设立小学,中学,大学,想要成为先生,只要通过教职考试,经过短期培训和实习即可上岗。 再将小学设为强制教育,中学分为职校和普校,大学部分职校和普校,只要成绩达标,都能入学。 这样一来,还在清河书院上学,成绩较好的学子,便可以去考先生教职,形成教育循环。 至于成年人,择设置专门的成年学习班,避免让孩子们染上成年人的不良风气。 有先生提出道:“若孩子执意不肯上学该怎么办呢?” 白梧桐笑道:“大家都去上学了,他们自然会想跟小伙伴在一起。” “个别的例子就需要老师费心一点,好好加以引导了。” 十岁以上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即便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等他们长大了,就会明白,能有免费读书识字的机会,真的很好很好。 白梧桐的提议得到一致肯定,便进入课本阶段的讨论。 既然要仔细分层按照年龄入学,书本的内容编写整理出版,又累积了巨大的工作量。 白梧桐让崔令仪拿来孩子们的启蒙书籍,仔细看了看,提出今天的主要想法,“老祖宗留下的文字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变革,形成了我们如今所学的文字。” “但我觉得,这些文字尚且有精简的空间。” “若是简化认字写字的过程,学习也能省下时间,毕竟文字只是知识的一个载体。” 毕竟文字只是知识的一个载体! 大家眼睛亮了亮,不知道白梧桐为何就有这种本事,轻而易举阐述核心说服他们。 但有些先生却觉得现在的文字已经够精简了,认为太精简了,会导致大家的思维产生混乱。 白梧桐面对老先生的质问,没有反驳,而是翻开一页书经,执笔写了一篇大字。 写完后,白梧桐将书籍上的字,和白梧桐刚才写的字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刹那间,大家发出了惊讶的叹息声。 白梧桐写的字看起来很简单,和书经上的原版差别很大,偏偏单独看,大家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每个字。 白梧桐将自己改字的规律教给大家,学会这套规律,他们当场就能改字,大家领悟后,顿时一惊,原来还可以这样简化文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