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子-《寻访画儿韩》


    第(2/3)页

    邱明华说:“咱们是来建设的,又不是来受罪的,要能够又舒服,又多生产。我就不受这罪。”

    “你说的也是:”小英子想了想说,“苏联现在闹大型砌块,建筑工人都是在又高又大的厂房里工作——对了,要那样更棒!”

    看见她手破了,师傅就叫她干稍轻点儿的活一勾缝和拉铺灰器。

    比起勾缝来,她更喜欢拉铺灰器,一拉一大趟,多豪壮。勾缝呢?拿个小抹子,像绣花针似的,跟这个大工地真不相称!

    可是她拉铺灰器的机会实在少,有时明明可以拉铺灰器的地方师傅也叫她去勾缝,师傅说:“别拉了,那东西还没我这大铲干的漂亮哩!”

    “咱师傅为什么不喜欢使铺灰器呢?”有一天她问邱明华。

    “不光咱师傅,别人也不大爱使,拉起来太沉,占一个人,灰铺得又不平,短趟的地方还使不开!”

    “不能改进一下吗?”

    邱明华半天没回答。然后轻轻地问:“你会画图不会?”

    “在学校里画过萝卜、茄子……”

    “铺灰器能画不?”

    “慢慢来许行!”

    “你听我说,”邱明华凑近她一步,小声说:“我琢磨一种新铺灰器,琢磨好久了,可是画不出来。咱俩一块闹好不好?”

    她想起邱明华总一个人在地上划呀划的,有时站在一边看她拉铺灰器,一看就是十几分钟。

    “我?你是说叫我帮你创造!”小英子又把眼睁得溜圆。

    “别嚷,叫人听见!”邱明华仍旧平静地说:“咱们能先弄出个模型就好了!”

    小英子抓起她的手,“嘿,嘿,嘿”地笑了起来。

    “咱快点闹出来,头一个月试用,咱给它来个超额百分之二百。”

    “小心,你要嚷出去,可别怪我不理你!”

    在共同创造中,小英子提出了不少意见,可惜有一半都不实用。不过她可是个好助手,你只要一指点,她就懂了,作的比你说的还周全。

    去工区领工资,路过主任办公室的窗户,被他舅舅叫住了。

    副主任一只手撩起窗户上挂的红纱布,伸出另一只手指着她说:“小英子,多久没回家了?”

    “每个礼拜拜都回呀。”她瞪着眼,理直气壮地说。

    “撒谎!昨天我在街上碰见你妈,她说你够一个多月没回去了!”

    小英子眨了眨眼。

    “今晚就回去一趟!趁着有钱……”舅舅带着命令的口气说。

    “您还怕我妈忘了找我要钱哪,我妈忘了还有嫂子盯着哪。”

    “你瞧,发了三次工资都不给你妈,你反正越学越野……”说到“野”字,副主任不由地想到小英子当瓦工这件事来,别看这孩子野里野气,倒是还有头脑,走的是正路……想着,便不禁用爱抚的眼光目送着已经跑远的小英子的身影。

    上个大礼拜,她们跑遍了街上的五金行,想为铺灰器买两个小轮子,结果问哪儿哪儿没有。这个礼拜,小英子还想跟邱明华一块去寻摸。邱明华说:“你趁早回家吧,没有你我也找得来!好几个礼拜不回去,大妈该见怪你啦!”又嘱咐她:“可别空手回去,叫人家说你参加了建设还‘抠门’。给你小侄买个小衣裳什么的带回去,花不多少钱,老的少的全喜欢,嫂子也夸你这小姑子贤慧。”

    按着邱明华的“指示”,她到合作社买了一大包东西。汽车正好直开到她家门口。刚下车,迎面来了个打小鼓的,筐里放着个小孩玩坏了的木头鸭子,鸭肚子底下,安着四个小轮。

    “喂!”叫住打小鼓的,拿起鸭子来,再也舍不得放手。连价儿也没问,递给那人五毛钱。一手夹着包,一手提着鸭脖,那鸭子身上有个簧,一路“呀!呀”地叫着,直跑到胡同口刘家豆腐店里。

    “刘婶,您把这个包给我妈去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