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第358章 善恶-《摸棺诡谈》
第(2/3)页
刘玄策稍加迟疑,立刻便将那墓门退了开来,吱呀一声,墓门一开,刘玄策脸上却突然露出了一个发愣的表情。
“怎么回事?”我觉得有些奇怪,上前便问了一句。
“这里……怎么还有一条墓道。”刘玄策有些发怔,往前迈出去一步,抻着脖子看了一圈。
“有那就走吧,反正就是这一条,过了这条墓道怎么着都是诸葛老儿的墓室了。”我拍了拍刘玄策的肩膀,然后四处扫了一圈,从地上捡起一块小石子,然后朝着那墓道里面使劲一扔,见没什么机关陷阱,于是便抬走了进去。
刘玄策等人也跟在我的身后,钻了进来。
这条墓道不长,顶天能用有个二十多米,墓道的地面之上铺着一层青石板,且上面划着条条横线,在墓道两侧,则刻画着几张颜色黯淡的壁画,这些壁画看着没什么特别的,主要是记载了诸葛亮的几次出名战役。
博望坡、赤壁、南中、还有最后的五丈原。一共四幅壁画,一侧两幅,博望坡那张刻画的是诸葛亮年轻的时候,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周围的背景则是一片滔天的火焰,跟成山的尸骨。
而第二幅则是赤壁之战,诸葛亮已是中年,身穿道袍,手持桃木剑,披发抬眼,狂风大作,在其对面,曹魏战船浩浩荡荡,连接成片,火光冲天,在烈焰下几只大旗也轰然倒下,鲜血遍地,场面极其惨烈。
第三幅则是诸葛亮老年之时,身穿白袍,手中的羽扇也变了模样,这时的他坐在木椅之上,自山谷瞭望,山谷之中一片火海,仍然是滔天烈焰,无数南蛮藤甲兵跟巨象死于火中,那些被火焰烧灼的士兵恐惧的表情被画师体现的淋漓尽致,跟诸葛亮脸上的淡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最后一幅便是诸葛亮陨落的五丈原了,白色的帐篷百里连营,诸葛亮一人坐在本营之中,不,极其精准的来说,是坐在武侯妖龛之中,帐外血流成河,残肢断臂随处可见,箭矢剑枪散落一地,满天星斗,唯一一颗坠落而下。
四幅壁画,三幅画火,最后一幅则是诸葛亮临终之别,四幅图尽皆十分精致,极其彰显画师的超高水准,但是让我略微不解的是,为何要在这陵墓之中偏偏记载诸葛亮这般罪行。
这三战,虽说都是大胜,但是每一胜都几乎是建立在无数士兵跟百姓的累累白骨之上,所说沙场无情,但是这几场战役可以说跟蜀国的建立基础是相驳的,这点让我确实搞不清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