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中越国界围栏项目-《我做销售的那些年》


    第(2/3)页

    这句话才是苗彦的重点。

    苗彦的话音落下,余长终于明白了她想要干什么,之前针对这个项目,当地政府没钱,而国家又不主动拨款,因此这个项目迟迟没能解决。

    而现在,因为大环境,也就是全球全国性的疫情蔓延,考虑到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国家终于行动了。

    对于商人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机遇,成则一飞冲天,败则看别人吃肉喝汤,自己却只能喝西北风。

    只是,对于发国难财,余长始终不感兴趣,非但不感兴趣,从余长的个人情怀而言,他希望在国难当头,能够为国家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在几周前,红河州已经抽调了一批医疗志愿者,也就是四十多人,前往武汉,协助当地医疗人员,进行疫情的控制。

    而红河的蔬菜,作为绿色产品,如红薯、洋葱、莲花白、土豆、阳光玫瑰、甜橙、石榴、枇杷等都已经一批又一批,免费进入武汉市场。

    这些,有部分是政府行为,有部分则是个人行为。

    个人行为是值得表扬和推崇的,因为这集中体现了爱国情怀。

    当然,作为商人,也必须在商言商,有多少光,就贡献多少热,不能为了盲目追求爱国效应,而置自身安家立命之本不顾。

    余长组织公司之人送口罩,送给客户,为了客户关系,为了以后回报的同时,当然,也是爱国的表现。

    “你预计这个项目会投入多少?”余长想了想,最终还是问道。

    经过这两年的相处,他和苗彦的关系处得不错,同时,苗彦也比较欣赏余长的为人和做事风格。

    “4000万。”

    4000万,听到这个数字,余长微微哑然,那条边防线,余长知道,物理上的长度有48公里左右,如果按这个数字计算,那就是每米的造价850元。

    “会不会太高了?”余长有点疑惑,也有点吃惊。

    余长之所以如此问,是因为,这个方案之前他已经初步计算过,按照高度三米四,铁丝网加刀片网的方式,再通上220V电流,造价也就在500元左右,也就是2500万这个样子。

    而现在,突然增加了1500万的预算,这可是实实际际的利润呀!

    余长作为公司总经理,追求项目,为公司寻求利润无可厚非,但国难当头,他可不想发国难财,正常的,符合市场标准的利润就行,他可不想暴利。

    “不高,因为客户增加了两个东西,应急广播和监控摄像头。”

    闻言,余长明白了!

    如果增加应急广播和边界报警摄像头,那就另当别论了。

    边界报警摄像头,照射范围是200米左右,报警广度在142度左右,也就意味着,一公里,至少与需要5个,那么48公里,就需要至少240个;而已经广播系统,每公里需要两个,48公里,最少就需要96个。

    如果按照这个数量计算,边界摄像头240个,前端设备加上后端设备,总共需要600万左右的预算。

    而应急广播系统96个点,前后端设备加在一起就需要350万的预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