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他们哭着哭着,发现方宁笑容满面,顿时就哭不动了。 方宁笑得让他们心里毛毛的。 等他们都安静下来,方宁收起脸上的笑容,叹了口气:“本官知道,大家都不容易,并没有逼着大家捐钱的意思。你们都是清安县的人,本官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意见当然就是让朝廷拿钱出来修城墙啊。 但是这话谁敢说? 清安县县衙有多穷还有比在座各位更清楚的吗? “本官是打算跟你们借钱。”方宁道,“当然,也不是让各位的钱有去无回的。想必你们都知道,本官培育出了高产量水稻种子吧?” 这件事早就传遍了大梁,便是清安县这样的地方也不例外。 不过他们都犯嘀咕,不太相信方宁真的弄出来。 “来人,把东西抬上来!”方宁朝门外吩咐一声。 众人不知道方宁葫芦卖什么药。 片刻之后,两个新来的衙役抬着一个箩筐上来了。 方宁上前,将箩筐上面的布掀开,是白花花的大米。 大伙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眼中看不到不解。 “来人,拿这些大米下去煮,让在座诸位尝尝本官培育出来的水稻口感如何!”方宁吩咐下去。 小二不敢怠慢,照着吩咐去弄了。 方宁又笑眯眯看着他们:“稍安毋躁,本官是个讲道理的人,不喜欢仗势欺人。” 这还不叫仗势欺人? 那些人冷笑。 只是伸手不打笑脸人。 方宁现在确实也没做什么,他们要是先联手逼方宁,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能让靖临关出兵帮忙,这一点让他们不敢小瞧方宁。 但他们始终还有强龙不压地头蛇的想法,总觉得方宁想要再清安县做点必须要仰仗他们才行。 方宁抿着茶,不着痕迹扫了这些人一眼。 她的唇角微微上扬。 方宁能不知道这些人在打什么主意? 她若无其事地跟他们说起清安县的风土人情,好像就是跟他们闲话家常那般,气氛很是轻松。 等小二将方宁带来的米煮成饭端上来,方宁便示意他们尝尝:“来,看看口感如何?在同州城,都说这大米比起之前种的更香更软。当然,本官说了不算,还得你们自己吃一吃。” 他们也不饿,但是方宁都这么说了,要是不吃,那可就太不给父母官面子! 本以为方宁只是吹牛,结果尝过之后他们发现方宁说的都是真的,这米可比他们往常吃的好吃很多。 便是不饿,也让这饭香弄得饿了。 一碗饭很快就叫他们吃完! “如何?”方宁含笑询问。 “方大人这水稻果然与众不同,香软不说,还不像我们平常是的那么粗糙,口感真的很不一般!” “在下对方大人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方大人年纪轻轻便有如此作为,将来前途不可向量啊!” “那方大人是打算在清安县让我们种这个稻子吗?” …… 众人七嘴八舌,问题一个接一个。 方宁一直笑着听他们说,等他们都问完了,她才开口:“不止是好吃,产量也超乎你们想象,不如来猜猜这种稻子亩产能有多少?” “听说有一千斤,不过清安县和长平县不一样,能有个五六百斤就很高了!” “不止一千斤,今年最高亩产产量是一千五百斤!” “一千五百斤?” 众人瞪大双眼。 要知道,一般来说,水稻收割回来能有个四百斤已经叫丰收了。 一千五百斤,那是什么概念啊? 一亩地相当于他们种四亩地的产量! “对了,这是晒干后筛掉瘪谷后的重量。” 雅间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当然,本官说了不算,这会儿距离春耕还早,你们可以派人去长平县打听打听,就知道本官有没有撒谎了。”方宁微微一笑。 “不知道方大人打算怎么分配这些稻种呢?”有人大胆问道,“要是在清安县都种这样的水稻,那来年可就是大丰收了。” “据本官所知,这清安县七成的田地都在掌握在各位手中。”方宁环顾一周,“而这稻种,也只能让诸位去种。” “方大人,我们那些田地也是祖上留下的。” “对啊,老祖宗心疼我们这些没用的子孙,所以拼了命地买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