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方宁,你胆子不小啊,竟敢在丞相府胡说八道!” “我又没有胡说八道,大公子你最清楚不过,我救了陆知夏两次,你觉得我手上会一点证据都没有?” “我不知道你说什么,你要是真的有这种证据,不如直接交到应天府或者是刑部,让他们去破案,也正好给知夏讨回公道。” “然后你就可以杀人灭口了是吗?堂堂京城才子,原来不过如此,真不知道丞相大人看中你什么,竟然将资源都集中到你身上,依我看,陆知夏比你更适合!” 陆言辛冷笑:“小心祸从口出,方宁,这里是京城,不是同州城,你一个小小的举人,在这里什么都不是!” 方宁也跟着笑了起来:“我当然知道我什么都不是,不过你也别忘记,我要是出事,陆家也不会有好下场。我入京之前就已经做好准备,为的就是避免你们陆家对我下手。” “话不投机半句多,方公子请吧!” 陆言辛直接下逐客令,他担心自己说多错多。 是他小看了这个十二岁的小孩! 没想到他竟然如此狡猾。 “那就请大公子记住我说的话,倘若我或者是我的家人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不怕拖着你们陆家下地狱的。” 方宁看着陆言辛,无所畏惧地警告他,这才飘然离去。 也该给他们祖孙两人谈谈心才是。 没错,方宁来到陆言辛这里,就知道陆丞相在里面。 可惜陆丞相不知道她已经发现。 方宁说的那些话,并不是说给陆言辛的,而是故意要让陆丞相知道的。 救了陆知夏这件事,定然是被陆家记恨上。 所以她得提前将保命的底牌递出去,让陆家忌惮。 如今朝中几位皇子为了储君之位,争得水深火热,陆丞相迟早是要站队的。 而原本毫不起眼的陆知夏却成了陆家的变数。 陆家掌权太久,皇帝怕是早就开始猜忌,现在就等着一个理由对陆家动手了。 如果陆知夏被陆家暗杀这件事被皇帝知道,皇帝能不拿着做文章? 陆家赌不起的。 陆丞相更加不敢赌。 因为方宁让陆丞相知道,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并不是这么好对付的! 稍有不慎,便是连身家性命都赔了进去。 果然,方宁走后没多久,陆丞相便出来了。 “祖父。”陆言辛躬身见礼。 陆丞相若有所思地看着门口,摸着胡子:“这个方宁不容小觑,只怕是三皇子那边的猜测是对的!” “祖父是说,方宁身后的人跟死去的那位有关?” “嗯,不然一个十二岁的乡下小子,哪来这样的心机?” “方宁身边不是还有个玉衡吗?怕不是都是这个玉衡策划的。” “不是玉衡,玉衡的底细我已经查得清清楚楚,玉衡应该是他们掩人耳目的推出来的。” “这么说来,玉明复也和那位有关系?” “这得看看玉衡会做什么了。” 陆丞相也不是那么确定! 毕竟他得到的消息,没有一条线索是指向当年那位“早夭”的太子。 只是在朝堂多年,他也改不掉那种多疑的性子。 在不知道真相之前,他都不会轻举妄动。 倘若那位太子真的还活着,而且也不是太蠢的话,储君之位非他莫属。 毕竟那么多年过去,皇帝依旧对他念念不忘,哪怕顶着朝臣压力,也不肯立储,不就是希望那位太子还活着吗? 这也是陆丞相为什么不站队的原因。 他太了解皇帝了。 皇帝正值壮年,又大权在握,如果找回了那位太子,他有的是时间调丨教储君! 虽然在大臣眼中看来,这种行为无比愚蠢,还会令朝堂动荡。 但皇帝不听劝要这么做,大臣还能说什么? 难不成真的造反不成? 这个皇帝的反可不好造! 他并不是什么昏庸之辈。 就连皇子们都一直防备着,更何况是大臣? “祖父刚才也听到方宁说的那些,孙儿不知道下面要怎么做。” “你心虚了?” 陆言辛低头不语,默认了陆丞相的话。 “他不过是在诈你而已,真有证据,上来就扔给你看了。辛儿,你不能这么沉不住气。即便方宁手中真的有,那也等他拿出来再抢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