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方宁那小子算计我?他不过是小小村夫之子,就算有点小聪明,也够不着京城,绝对不可能是他!” “那他身后呢?属下听说方宁可是去年同州城的小三元。若无高人指点,如何能在十一岁就考上了秀才?” “高人指点?” “属下去调查过,发现方宁跟玉明复的侄子玉衡走得很近,而且玉衡就是给他启蒙的人。” “玉明复?南卫城都指挥使?”司锦川皱眉,他想了许久,才想起玉明复长什么样子。 但玉明复远在南方,虽然兵权在握,司锦川却是没将对方放在眼里的。 他更相信是陆丞相从中作梗。 这老不死至今占着丞相的位置不肯致仕,无论找他多少次,都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不肯支持他。 否则的话,他在朝中地位如何不稳? “殿下,还有另外一件事。” “说。” “您还记得同州城的温知府吗?三年前,他的儿子温泽洛考秀才,原本是极有可能拿下小三元的,但玉衡凭空而出,成了那一年同州城那一年的小三元。此子不容小觑,殿下不得不防啊。” “我与他无冤无仇,他即便是有个当指挥使的叔叔,手也断不可能伸得那样长,管到京城。” “可眼下玉衡和方宁就在定和城。”男人道。 司锦川这才脸色大变:“你说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玉衡是和方宁一起到万松书院求学的,陆知夏和朱家少爷都被这两人教训过,尤其是陆知夏,如今跟着玉衡习武。” “竟有这样的事。” 但司锦川怎么想都想不起玉衡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 “传言玉衡对方宁非同一般,只怕是……”中年人的话说了一半就戛然而止。 你针对过方宁,甚至暗杀过方宁,虽然失败了,可被玉衡记仇了,所以他在替方宁出气,处处针对你。 中年人其实不是那么喜欢司锦川。 司锦川太刚愎自用了。 大好的局面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弄成今天这种地步。 而且先前司锦川还嫌弃他长得丑,就算商议什么重要事情,也很少让他到场。 他在三皇子府毫无存在感,甚至有点像是吃白食的。 这会要不是司锦川察觉皇帝对他不满到极点,只怕是同样不会让他踏入书房议事。 关于玉衡,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提醒了。 司锦川却从来没听进去。 “殿下不妨顺着这条线往下查,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答案。”中年人说完,就退到后面去,免得司锦川看到他的脸,迁怒于他。 混口饭吃而已,没必要连命都搭上去。 司锦川一脸嫌恶,如今别的谋士也说不出更好的提议,便命人照中年人所言追查下去。 “若是发现此事跟他们有关,杀无赦!”司锦川直接下了必杀令。 他不能再被这种苍蝇骚扰! 弄不死他却恶心他。 中年人:“……” 他觉得自己是时候另寻出路了。 这个皇子不值得辅佐。 方宁和玉衡都是在皇帝那过了明路的。 更何况他们献上的水泥方子对边关和城防有巨大的作用。 这样的人说杀就杀……皇帝乐意看到吗? 日后就算登基,也不会是个好皇帝! 中年人看清了司锦川,过了一两个月之后,就略施小计离开了三皇子府。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司锦川想起自己搭上的崔六爷突然杳无音讯,只怕是已经不再人世了。 没了崔六爷,崔家也不可能为他所用。 而定和城的韦家与杜家,又开始连三地出事出事。 韦家贩卖私盐,所有家产已经全部充入国库,如今这杜家发生命案,自然也不可能再为内务府供应丝绸…… 他需要钱,但财路却全都被人断了! 司锦川越想越气。 又下了一道密令,不管韦家和杜家的事跟方宁玉衡有没有关系,都杀掉他们。 只有他们死了,才能让他稍稍舒畅些。 这会书房只剩下司锦川的心腹了。 其他人已经全部退了下去。 “当年中宫那个孩子,找到了没有?”司锦川有一下没一下敲着书案,“已经一年了,至今都没线索吗?” “启禀殿下,属下顺着当年的线索往下查,人倒是找到了,但却跟当年的事实不符。” “什么意思?” “当年被送出宫的是男婴,但属下查到的却是姑娘,而且年纪还要稍微小一些。” “女的?” “千真万确,属下在那里调查了一个月,所有人都说那户人家养的是姑娘,而且那姑娘已经定亲,再过两年便要嫁人。” “定亲的是何人?” “那人更不可能是当年送出宫的孩子,年纪对不上。” “就没有年纪相仿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