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好好读书。”司玉衡警告。 他跟方宁说的话,半真半假。 走过科举,也入过行伍。 不过科举就考了秀才便没有继续往下。 因为司锦川找到了他。 所以对于后来那些科举考试的乡试会试题目是什么,他是真的不知道。 方宁培育出的高产量种子,很快上报到温知府那。 温知府看着文书里的数字,久久没能回神。 他恍恍惚惚对通判说:“你可曾听过亩产千斤的水稻?” “亩产千斤?”通判吓了一跳,心想知府大人莫不是太累瞌睡在做梦吧? 亩产四百斤已经算是大丰收了,千斤?他做梦都不敢想。 “大人莫不是看错了?”通判小心翼翼,自是不敢说上峰大白天做梦。 温知府将两县的的公函递给通判。 通判看了看,倒吸冷气:“亩产千斤,这等同于奇迹吧?哪里来这么高产量,这张县令和钟县令莫不是想政绩想疯了,竟敢捏造如此匪夷所思的传闻。” “早先就听说今年这个院试案首在试着育种,水泥都做出来了,兴许这稻子也是真的。”温知府见被惊住的不止自己一个,顿时平衡了。 “那大人要上报朝廷吗?” “不不不,本官先去长平县和东林县看看再说。” 温知府忽然想起,好像还没夏收之前,这两个下属的县令就已经将消息告知于他,只是当时他太忙,将事情放到一边,后面忘记了。 如今倒是有些遗憾没有亲眼目睹那一片片稻穗沉甸甸的水田。 不过,去打听一二总是可以的。 温知府安排下去,就微服私访到长平县和东林县了。 而这两县的县令并不知道。 等温知府下去之后就发现,到处都是关于亩产千斤的议论。 温知府大吃一惊,寻了当地人仔细打听了一番,才知道两个县令并没有吹牛,确有此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