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吐槽归吐槽,方宁还是认认真真做功课的。 毕竟下个月就要参加县试了,她不能掉以轻心,要是连童生都没考上,司玉衡真的会扒了她的皮。 过了县试和府试才能被称为童生,县试府试院试都过了,才能被录取为秀才,拥有参加去州城参加乡试(省试)的资格。 乡试中举,便算一只脚踏入仕途,便是以后不参加会试(全国),也有当县令的机会;而举人入京参加会试,若是能中,便可殿试,根据成绩分出一二三甲。 一甲是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举人是没有出身的,虽然能做官,却是远远不及进士的。 所以读书人都以进士为目标,毕竟举人和进士的仕途起点都不一样。 方宁的目标也是进士,既然打算踏入仕途,那肯定是往高处爬的。 方宁向来是有机会的人,也会朝那个方向为之努力。 虽然活了两世,方宁可没有小看科举,古代数千年的历史,科举存在上千年,以此维持着一个个朝代的正常运转,又怎么能轻视呢? 司玉衡对她要求严格,虽然她时常逗司玉衡,但她并没有放松自己,没有因为自己重活两世就自视甚高。 看不起古人智慧,会摔得很惨的啊! 不知道司玉衡什么时候会回来呢? 方宁短暂想了司玉衡一下。 远在同州城的司玉衡正和玉明复在书房说话。 玉明复试探性询问:“你送回来的食盐提炼法,果然能让产量提升了,还有炼铁的技术也是,玉衡,你这是从哪儿得来的?也是那个方宁给你的?” “叔父莫要理这些事。”司玉衡神色淡淡,“蒸馏那个,可有用?” “说起那个蒸馏器皿,做出的酒精,军医已经试过,确实能让伤口好得更快,也减少了发脓的可能性,这可是好东西啊,一旦打仗,能让不少将士活过来。”玉明复说起这个,笑容满面。 “开春之后,我打算去万松书院念书。” “什么?” 玉明复脸上的笑容倏地消失。 “怎么好端端的又要去念书?” “与其让人找上门来,倒不如我自己走到那人面前去。” “那样太危险了。” “从走上这条路开始,就到处都是刀山火海。” “玉衡……” “我意已决,只是跟叔父说一声。” “因为方宁?” “不是。” 司玉衡脑海掠过那张玉雪可爱的小脸。 “罢了,你向来有自己的主意,小心些便是。科举也没有什么不好,不过在殿试之前,你还是要藏拙,以免被有心之人注意!” “我有分寸。” 第(1/3)页